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四个荷包蛋(原创)  

2008-07-30 20:49:55|  分类: 皖南旧事(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此文发表于文学报《望月》2010.1) 

直到现在,走得最多的亲戚还是外婆家。外婆家叫“何家后”,在青弋江边,这条长江的支脉绕村而过,或许是有更多的水的滋润,“何家后”格外润泽。

小时候去得最勤,正月间去拜年,几乎天天泡在外婆家了,在那里不仅完全摆脱了父母的管束,还有在家中很少能享受到的美味。一去外婆家,还没有坐稳,外婆的一碗面就端了上来,热腾腾的冒着白气,大瓷碗上面是四个香油油、脆生生的荷包蛋。我曾问母亲,为什么每次外婆都要我们吃面外加荷包蛋,母亲说,这是外婆疼爱你们呀,“面”代表长寿,“四”是四季发财、四季平安的意思,外婆是愿你们“福、禄、寿”齐全呢?那时总是喜滋滋的吃着这上好的美味,一旁的外婆双手卷在围裙里,也喜滋滋地看着她嘴馋的外甥一筷子、一筷子的消灭完面条与荷包蛋。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美味应该就是现在的肯德基了吧,只记得那时很盼望过年、过节,有荷包蛋呢,当然,还有漂亮的表姐、表妹和我一起玩。

参加工作以后就少去了外婆家,毕竟要步行10里地,皖南的平原是水田和河沟铺成的,我的前半生并不觉得这番天地有什么美处,只是过惯了鸟笼般的城市生活后蓦然发觉我的家乡原来散发出那么有魅力的清秀的水乡风韵。大凡去,外婆总是“老规矩”,但我觉得那面条和荷包蛋不再美味,一次,实在吃不下,想倒掉,外婆说是不是她面下得不好吃,我连忙说:不是,是我吃不下。外婆站在一旁,泪眼婆娑的,我心一柔,赶紧埋头压了下去,随同吃掉的还有我滴在碗中的泪。

成家立业后,更少去外婆家了,母亲说,你外婆总惦记着你,说你怎么不去“何家后”了,他把鸡蛋攒下了,自己舍不得吃,就等你去呢。去过几回,少不了吃荷包蛋,但不是悄悄的倒掉一些,就是给前来看“西洋景”的小孩分去一些,外婆这时是不说什么的,但她一定要“看(kān)”着我直到吃完,我跟母亲说,外婆总“看(kān)”我吃荷包蛋。母亲说,不是“看(kān)”,是“看(kàn)”,你外婆最疼你了,她是看着你长大的。

1999年,我外出教书,很少回老家,更很少去外婆那“乡下”,我的朋友何锋就是“何家后”的,一次,他盛情邀我去他家作客,我满口答应,也好顺便看望一下外婆。但朋友坚持说,先在他家吃了午饭再看外婆,免得老人家留茶留饭的,不吃,又怕她不高兴。我想也对,于是在朋友家推杯换盏起来。正酣,朋友的夫人过来说,你外婆在门外等你,我想,是谁“走漏了风声”,出来后,看到外婆柱着拐杖,头上的几缕白发在风中佛起,满是皱纹的脸上露着久久的失望。

我拉着外婆的手,轻轻地说:“家婆,我正要去看你呢。”外婆笑了一下:“我知道你忙,你现在上我那儿去一下就回来。”来到外婆家,外婆去了厨房,我正纳闷,外婆已经端了一碗面出来了,我赶紧接过,面上压着四个脆生生、香油油的荷包蛋……

去年父亲生病,根宝、松柏两个老俵也来探视我的父亲,我们几个聊起小时候的事,自然少不了外婆和他的荷包蛋,相约,2008年春节一定集体去“何家后”,那润泽了我们童年的地方。母亲也说,孩子们,你们去吧,外婆开过年94岁了,你们见一面少一面了。

2008那场大雪阻隔了我回乡的路,没想到也阻隔了我和外婆的最后一次见面。

远在千里之外,每每想起,想起青弋江旁风中的白发、热腾腾的四个荷包蛋,还有最后的遗憾,心中总是一酸…… 

 

 

  评论这张
 
阅读(2557)| 评论(4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