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语文教育,相信每一个清醒的语文老师都有切肤之痛,我曾经问过一位转行的高中语文老师,她说:受不了“非语文”的教育,改变不了现状,就选择逃避。言语中,三分无奈,更有十分痛心。我今天罗列语文教育的怪状,也算是体制内的一种嘶哑的呐喊吧!
怪状一:学生不喜欢语文。
怪状二:写作水平好的学生过不了高考关。
80后美女作家蒋方舟就说过,她读高中的时候,作文经常不及格,有时,干脆不交作文了,我的身边也有太多才气逼人的孩子,他们平时作文充满着诗意与想象,一到考试,不是“走题”,就是没“灵感”。更可怕的是,很多语文老师不得不教学生“如何扣题”“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甚至“如何分段”,更离谱的是,师生共同研究“套构”“宿构”。
怪状三:杨启亮教授做高考卷竟然不及格。
5月11日,我在南师大参加“两岸三地语文圆桌论坛”,我国著名课程论博导杨启亮教授说,他在高考那年,语文百分卷基本都能答95分,“现在高考卷我只能不及格了,不知道是我水平降低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怪状四:语文理科化教学被推崇。
怪状五:何为“语文”至今尚无定论。
蓦然回首,语文百年,先是全盘西化,后来完全苏化,再是彻底政治化,进而再度西化,今天,复古之风甚嚣尘上,于是又来民族化。
怪状六:小学、初中语文不教语法,而高中须臾不离语法。
怪状七:公开课与家常课的分水岭竟然是课程理念。
怪状八:“百年语文”竟然“教什么”问题尚没解决。
怪状九:“领导们”竟说“只能听懂语文课”。
怪状十:怎样教汉语竟然要向西语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