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外国语:http://58.217.106.241:81/zjwx/zjwx-1600/ba59ea7144c89fc501450102d65519c0/detail.html)
(第一外国语:http://zjyw.zje.net.cn/News/Show.asp?id=116)
( 镇江教育:http://www.zje.net.cn/new/new3/2014032716.htm)
(《京江晚报》:)
有时候,我特别喜欢空荡荡的舞台
手机拍的,是不是有点“星空”的味道
直播,是一次综合性的考验,还是感动
两位专家的点评总是充满关怀与鼓励
其实,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
“走进教学新时空品三味诗书,追求课堂真对话为百年树人。”我校语文教师王益民3月25日上午在市外国语学校直播基地登陆了江苏省教研室举办的“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和我校七年级四班的学生一起学习了鲁迅的名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市教研员丁国斌、教授级特级教师张金保分别进行了点评。省教研员段承校博士主持了本次活动。全省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同步收看了本次“名师课堂”。
王老师这节课有三次语文活动,一是略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二是走进字里行间研讨“三味书屋”还是“我的乐园”吗;三是引入散文主题的四种理解,让孩子们进行辨析。45分钟的学习,孩子们既练习了从语言中体悟作者的精神生命;也了解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并形成初步自己的见解。
丁老师说,这是节高质量的语文课,里面有最新的学术成果的巧妙运用、有贴近学生的核心问题、有语言文字的把玩、有主题和情感的对比与辨识。张老师则围绕本次研讨的主题“鲁迅作品主题的多元解读”生发开去,高屋建瓴,观照了鲁迅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为主持人和省教研员双重身份的段老师最后还是很感兴趣地现场询问了王老师每学期和学生一起研究一位文学大家的做法,王老师说,“听报告”“读作品”“讲人物”“游故居”“写感受”是研究性学习的15字经。
2012年3月开播的“教学新时空”通过网络每月定时推送名师课堂、名校课程、专家报告、主题论坛等特色教研活动。是“吸纳信息与知识的新平台、是展示学校成果的新平台、是领略名师的新平台。”
附,点播地址:http://zxyw.jssjys.com/Html/Article/662/(数据整理中,稍等一星期左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