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写“豆腐干”文章》课堂实录及评课(原创)   

2016-11-01 12:13:07|  分类: 课堂作品(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授课:王益民    整理:程利娟)

时间:2016年10月14日下午

地点: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行政楼报告厅

班级: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21班

背景:“第五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研究课


特级教师“特”在哪里(转) - 三槐堂 - 王益民语文生活馆

 

一、什么是“豆腐干”文章(小标题为整理者所加,下同)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豆腐干”文章吗?

生:没有,吃过“豆腐干”。不好吃。

生:应该是个比喻的说法。

师:是的。请同学们先看一份《镇江日报》(屏显)。大家看报纸上面由一块一块的文章构成,你觉得哪一篇可以称的上是“豆腐干”文章?

生:左下角篇幅最短小的那篇。

师:为什么你觉得它是“豆腐干”文章呢?

生:我觉得它篇幅最小,又根据教材对“豆腐干”文章的描述,所以我觉得它是“豆腐干”。

师:对于“豆腐干”文章的名称还有很多种。我也收集了一些,同学们看看:

生:(齐读)“豆腐块”、“微文”、“微写作”、“短文”、“小微写作”、“小作文”、“小练笔”。

师:在学过的文章中,你能举一两个“豆腐干”文章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轻声讨论)

师:学过《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吧?

生:学过。(齐声回答)

师:《郑人买履》61个字,《刻舟求剑》全文仅有53个字,短小精悍。(板书:短小)

下面给同学们看一篇短文,眼睛睁大哦,文章马上出现!(老师用孩子般可爱的语气说)

屏显:《街边》(王珑璨)

街边。

哑巴从碗里拿出一把钞票,乐呵呵地说:“今天赚了大概300块呢!”

聋子一把夺过钞票,交给旁边的瞎子说:“你数数看够不够300。”(计64字,含题目和标点)

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生:这是作假。哑巴能说话,聋子能听得见,瞎子能看得见。

师:所以你认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些人在作假?

生:对。

师:大家有没有觉得像这样的事情似曾相识呢?哑巴能不能说话?聋子能不能听到?瞎子能不能够数钱?但是这些事却真实的发生在街边,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这样看来,“豆腐干”文章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很短”,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什么特点?

生:短小精悍,寓意很深。

师: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两个特点),一点也不比长篇文章逊色。下面我们看看老师写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写我的。这是我在教学30年的过程中,孩子们为我起的一个《绰号变奏曲》。(老师深情自读。屏显)

安徽期间,时任班主任,“破案”无数,加之皮肤黝黑,遂得名“黑猫警长”。无锡时,身体渐福,却能单手拎起纯净水水桶,霸称“黑熊”。江阴,代课五年级,小家伙看我“胖乎乎”,还有点“可爱”,左眼上眼皮有黑色胎记,于是唤作“大熊猫”。因讶异于语文课的“另类”,兼之仅有一眼为黑色,遂“大熊猫”前加“珍稀”二字。从此,“珍稀大熊猫”,江湖盛传,十年不衰。(计175字,含题目和标点)

(学生哈哈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说“豆腐干”文章有两个特点: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还有什么特点?能不能讲废话?或是大量的描写?

生:不能。

师:看所发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特点?请圈出来。

(生齐读四个特点,老师板书:短小、深刻、紧凑、实在)

师:所以大量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都是“豆腐干”文章应该避免的、所要节减的。赞同吗?

生:赞同。

二、根据“活动一”写文

师:赞同的话,我们就要练一练了,在练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然后写作,好吗?(屏显)

师:观察下面这张图15秒。(倒计时)

师:时间到!我的问题是:刚才展示的图片中有几个字母D?

(生瞬间被问蒙,问题完全出乎意料,无人举手)

师:难道你们不会猜吗?江湖说法叫“蒙”。

生:4个。5个。6个。

师:其实我也不知道有几个。

(生笑)

师:不管有几个,请同学们把“活动一”的经过用100个字写出来,写在发放的稿纸上。注意,多于100字算不合格,少于100,哪怕你只有两个字也算合格。

(生开始写作,师观察指导,几分钟后)

师:写好了吧?我们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写了20个字左右的举手。

生:同学们看一组字母表,时间15秒,求表中D的个数,没人准确回答。

师:有点像数学题目,(生悄声:他是数学课代表)原来你是数学课代表啊,犯职业病了吧?看要求,用100字写活动的经过,把你写的这个经过稍微展开一下会更好。有写了60个字左右的同学吗?

生:珍稀大熊猫让我们玩游戏,他给了我们一张全是字母的图,让我们观察15秒,接着问我们图中有几个D,我们都回答不出来。

师:你把材料用的特别活,而且里面出现了王老师,内容短小且丰富。有没有同学写了80个字左右,认为我肯定比他们写的好?

生:在公开课上,老师给我们玩游戏,要看清并记住字母,一瞬间大屏幕展现出一大群全是字母,我正看其内容,寻其规律时,15秒时间已经悄悄溜过,一切都结束了。

师:还没“结束”,大家在猜是几个可以加进去的。“看其内容,寻其规律”,铿锵有力的。不仅把这个过程基本写出来了,还有一些描写的成分,将近七八十个字,不错。

三、根据“活动二”“活动三”继续写文

    师:活动二:再请观察下图10秒,这次我允许你们商量下对策。

(生讨论激烈,商量对策)

师:注意不能拍照,不能记录。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哦。倒计时,3—2—1。(显示图片。10秒后)

师:我的问题是:刚才展示的图片中第四行、第五列的字母是什么?

(学生惊呼“上当”,答案A、B、C、D、E不尽相同)

师:看来你们也没有一个准儿,我也不知道你们到底正确不正确。我们再玩一次好不好?这次只能给你5秒钟的时间,现在再给你们点时间好好商量一下。

(生商量)

师:请告诉我图片中第五行,第六列字母是什么?(出示字母图片,5秒后)

生:(异口同声)“E”!

师: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活动一”,再用150字左右写出“活动二”和“活动三”的经过。

(生开始写作,师巡视观察)

师:不能只追求字数的少哦,一定要把活动过程写出来。(过了一会儿)好,大家写好了,先请一个同学展示一下他写的“活动二”和“活动三”。先找个字写的少的。

生:无论10秒,还是5秒,结果一阵热闹,同样一张字母表,讨论、观察、答案得出、游戏落幕。

师:谁来点评下这位同学写的“豆腐干”?

生:语言比较精炼、短小而且简明扼要。

师:“豆腐干”文章不是越短越好,而是在合适的字数内要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不能过于的概略。同学们,你回家可以把自己写的东西给爸爸妈妈看一看,看后他们如果说不出来我们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那么你写的就失败了。再来看一位。

生:接着在“活动二”中,王老师又给我们出示了一张带有许多英文字母的图片,观察10秒后,王老师问我们第四行第五列是什么字母?我们七嘴八舌,大家的答案很不统一,每个字母都有人回答,随后在“活动三”在中,王老师提前告诉我们回答第几行、第几列字母,然后出示了图片,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出了是字母“E”。

师:这位同学写的有详有略,你想把哪个略写呢?

生:我把“活动三”略写了些,因为它和“活动一”及“活动二”的经过是一样的。

师:这样写,有详有略,在文章的层次上就有一些变化。非常好!再来一位。

生:“活动二”还是观察图片10秒钟,这下我可有经验了,想着我们没那么容易看完后,大家胸有成竹回答出这个问题,可老师却不知答案是什么。我们不服气,又开始了“活动三”,虽然还是那张字母图,问题也出示了,但观察时间又减少了5秒,我们顺利的答出来了。

师:这个过程虽然写的很清楚了,但是发现没?她在写的过程中又多了一句话,这个也很关键,王老师在玩“活动二”之前说一句什么话?是让我们“大家商量商量”,这个细节很重要,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活动一”错了,“活动二”中我们改。

四、依据题目,修改“豆腐干”

师:好,现在我们三个活动写下来了,你觉得你的文章是不是一篇标准的“豆腐干”呢?认为“是的”举手。为什么?

生:我认为是的。因为我在规定的字数内写出了这个活动的经过。

师:嗯。三个活动都写完了,谁说自己的文章不是呢?

生:好像还有点问题。因为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没办法让人马上就明白。

师:还需要改是吗?还有别的原因吗?我们刚才说了“豆腐干”文章短小、深刻、紧凑、实在,从这些词里,看看你们写的文章还能做哪些修改?你们有结尾了吗?有主题吗?一篇文章要有主题。(生陷入思考中)

这样,假如你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坏坏的’王老师”,请重新修改你的“豆腐干”,不要忘了为文章加个结尾哦。先把题目写上,现在开始。

(生第三次开始认真写作)

师:(观察指导)直接在原文处作修改,方法有增、删、调、补等。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过了一会儿)

师:好,我们请几位同学把自己修改好的文章读一读,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坏坏的”王老师》,王老师让我们看一组图片,第一张用时15秒,第二张用时10秒,第一张求几个D,第二张求第五行、第六列之字母,我们答出甚异,老师甚惊讶,我们甚自豪。注:第三张老师已告知字母在哪个方位,答案是E。王老师乃卡通,切勿与外界正常人类混乱,特此通告!

师:我,就这么值钱吗?同学真幽默,他在形式上有了些变化。我们再请别的同学说说看。

生:《“坏坏的”王老师》,这次“坏坏的”大熊猫王老师又让我们记住字母,吃一堑,长一智,游戏前我们小组思考对策,然后决定每人背一行,我认真的背,不想拖后腿,游戏第二、第三次我们都以此方法进行游戏,最后一次,我们果然没有上王老师的当,大家都答对了,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王老师表面上是让我们玩游戏,实则让我们写作文。这便是那可赞的“豆腐干”,一报还一报,这便是王老师给我的启示。

师:这位同学从头到尾又重新写了一遍,王老师特别期待你们的结尾,哪位同学认为自己的结尾很出乎意料?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三张图片分别用了多少秒?

生:15秒、10秒、5秒。

师:哪一张正确率最高?

生:最后一张。

师:这有悖常理嘛!为什么呢?思考下,修改下你的文章结尾。(生第四次写作,过会儿)这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结尾。

生:第一次老师并没有给我们指出要找到的明确的目标,而第二次也没有,但是第三次告诉了我们要找的目标,所以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在5秒内正确率最高。

师:那你得出的启示是?

生: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成功。

师:非常赞同,做事要有目标才能成功。有类似结论的同学举手?

生:我想说第一次我们为什么失败?因为我们是一盘散沙,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表格记下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到,第二次因为有了分工,所以肯定有人猜对,第三次是已经知道要干什么了。

师:所以你的结论和刚才那位同学的结论是一样的?

生:不一样。我们是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师:也有道理。

生:老师您让我们写“‘坏坏的’王老师”,但你刚刚给我们那个启示,我觉得像要写“善良的王老师”,第一次15秒,题目比较难;第二次你较上次善良了一点,让我们讨论起来;第三次你都告诉我们要干什么了,又照顾我们一点。

师:(笑)我本来就不是坏坏的,大家看题目中“坏坏的”是加了双引号的,其实它的意思是“善良的,好的”的意思。好了,王老师通过这个游戏,似乎要告诉我们要有目标才能够成功。然后通过这个“坏坏的”过程来告诉我们这个目标。

师:昨天我也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课,中午在高铁上我就把其中的一篇改了一下,他用了150几个字,大家想看看吗?

生:想~~(屏显)

“观察下图。”15秒后,“图片中有几个字母D?”

我蒙。“这个老师有点坏。”

“再请观察下图10秒。”

“五个字母,一人记一个。”志在必胜。

“第四行、第五列的字母是什么?”我晕。“好坏喔。”

“第五行、第六列字母是什么?”5秒后,齐声“E”,我笑。

“这回怎么没使坏?”我想。

再想,“有了目标,就能提速。嗯!”

“王老师,坏坏的。”

师:当然,如果再给我们同学多一点的时间,我们肯定也会创作出比这更好的文章来。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豆腐干”文章的四个特点:短小、深刻、紧凑、实在。同学们回去以后可以按照整体的这三个活动,自己再做一些创作,像我们班刚才的几位同学一样,一定会创作出更好的一篇“豆腐干”出来。如果你愿意,创作出来后,传给我欣赏欣赏好吗?

生:好!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作文教学:必须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评析王益民老师的《“豆腐干”文章的写作》一课

无锡市旺庄中学   金军华

由于语文教材缺乏系统的作文指导,作文教学常常处于随意和盲目的状态。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触及学生的写作过程。很多老师的作文教学,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往往偏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写作实践的体验,游离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之外,从而造成学生作文无欲而写、无话可写、无法可依的困境。如何克服作文教学弊端,改革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帮助学生摆脱“作文难”的困惑,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的王益民老师在第五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执教的《“豆腐干”文章的写作》一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活动过程作为写作素材,现场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写作,在方法指导下完成写作,在修改比较中完善习作。这是一堂真正作用于学生写作过程的作文课。学生在一次次充满悬念和挑战的活动里,享受着作文的乐趣,并使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一、典型展示,在评价和交流中形成认识     

小孩子学说话,主要是听父母或旁人的说话,不断进行模仿和实践,才学会了说话。在动物世界里,动物获得捕猎的技巧和生存的能力,主要靠现场的观摩和互相的交流、切磋,而不是靠父母传授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介绍。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典型的展示,让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目标有正确的把握,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作文评讲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充当评判结果的法官,或者是判定输赢的裁判,对学生的习作,不应只是开完批斗会和表彰会就算了事,而应该尽可能展示写作的过程,并开展评价和交流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言其短,或言其长,或谈成功,或说失败,或谈感受,或提问题,或谈经验,或说困惑,学生在互相评价、交流中形成对写作正确的认识。这堂课,王老师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处理。

师:请同学们先看一份《镇江日报》(屏显)。大家看报纸上面由一块一块的文章构成,你觉得哪一篇可以称的上是“豆腐干”文章?

生:左下角篇幅最短小的那篇。

师:为什么你觉得它是“豆腐干”文章呢?

生:我觉得它篇幅最小,又根据教材对“豆腐干”文章的描述,所以我觉得它是“豆腐干”。

师:对于“豆腐干”文章的名称还有很多种。我也收集了一些,同学们看看:

生:(齐读)“豆腐块”、“微文”、“微写作”、“短文”、“小微写作”、“小作文”、“小练笔”。

师:在学过的文章中,你能举一两个“豆腐干”文章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轻声讨论)

师:学过《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吧?

生:学过。(齐声回答)

师:《郑人买履》61个字,《刻舟求剑》全文仅有53个字,短小精悍。(板书:短小)

下面给同学们看一篇短文,眼睛睁大哦,文章马上出现!(老师用孩子般可爱的语气说)

屏显:《街边》(王珑璨)

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生:这是作假。哑巴能说话,聋子能听得见,瞎子能看得见。

师:大家有没有觉得像这样的事情似曾相识呢?哑巴能不能说话?聋子能不能听到?瞎子能不能够数钱?但是这些事却真实的发生在街边,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这样看来,“豆腐干”文章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很短”,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什么特点?

生:短小精悍,寓意很深。

师: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两个特点),一点也不比长篇文章逊色。下面我们看看老师写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写我的。这是我在教学30年的过程中,孩子们为我起的一个《绰号变奏曲》。(老师深情自读。屏显)(学生哈哈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说“豆腐干”文章有两个特点: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还有什么特点?

……

教学中,王老师首先展示《镇江日报》上的“豆腐干”文章,并引导学生回忆刚学过的短文《刻舟求剑》《郑人买履》,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和复习旧知,很自然的唤起了孩子们对于此类文章的感性认识。接下来王老师引导学生阅读两篇短文,一篇是一位小作者写的《街边》,另一篇是王老师自己写的《绰号变奏》,进而师生讨论归纳出此类文的主要特点:短小、深刻、紧凑、实在。这也是王老师这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聚焦点。通过典型展示,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对这类文章的特点的正确认识,明确了目标,从而为下面的当堂作文环节作了必要的准备。活动过程的开展中,则有更多的学生作品进行了交流展示。课堂的最后,王老师出示了一篇自己班级的学生二次打磨后的《“坏坏的”王老师》,再次激发了大家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作文的欲望。从这堂课展示典型的类型来看,既有正面的成功的,也有反面的不成功的;既有本班同学的,又其他班学生的;既有其他作者的的,又有自己的。而所有的这些展示无不聚焦于“豆腐干”文章的四个特点,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训练目标”的高匹配度。

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自己创作的“自嘲”式的下水文《绰号变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为后面学生写《“坏坏的”王老师》这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在内容和情感上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说充分挖掘了课堂资源的效能。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师应当是优秀的表达者。”上好一堂作文课,有自身写作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教得更透彻,讲得更深入,指导得也更具体。事实上,有写作经验的教师,其作文教学资源会更丰富,其作文课也会更鲜活、更有趣。许多教师的作文课堂之所以干瘪无趣,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内容缺乏自身经验的温度,缺乏理论知识与鲜活实践的交融与碰撞,这样“空谈”的课堂,必然因“写作经验”的严重匮乏而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教学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在这堂课上,王老师利用自身的写作经验激活课堂的精彩例子随处可见,这里不再赘述。

二、巧设活动——在实践和体验中习得方法

王老师的这堂课,是以活动为中心的作文课,活动的过程就是写作的内容。这种课型一般的教学思路是:(1)活动;(2)讨论;(3)写作;(4)交流。先是设置现场活动,然后围绕活动展开讨论,发现、揭示活动中的写作元素,产生写作的冲动,写出写作的欲望,再根据活动进行写作,最后交流、展示文章。王老师在这堂课上设计的活动可谓巧妙之极,匠心独运。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先玩一个游戏。然后写作,好吗?(屏显)

师:观察下面这张图15秒。(倒计时)

师:时间到!我的问题是:刚才展示的图片中有几个字母D?

(生瞬间被问蒙,问题完全出乎意料,无人举手)

师:难道你们不会猜吗?江湖说法叫“蒙”。

生:4个。5个。6个。

师:其实我也不知道有几个。

(生笑)

师:不管有几个,请同学们把“活动一”的经过用100个字写出来,写在发放的稿纸上。注意,多于100字算不合格,少于100,哪怕你只有两个字也算合格。

……

 师:活动二:再请观察下图10秒,这次我允许你们商量下对策。

(生讨论激烈,商量对策)

师:注意不能拍照,不能记录。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哦。倒计时,3—2—1。(显示图片。10秒后)

师:我的问题是:刚才展示的图片中第四行、第五列的字母是什么?

(学生惊呼“上当”,答案A、B、C、D、E不尽相同)

师:看来你们也没有一个准儿,我也不知道你们到底正确不正确。我们再玩一次好不好?这次只能给你5秒钟的时间,现在再给你们点时间好好商量一下。

(生商量)

师:请告诉我图片中第五行,第六列字母是什么?(出示字母图片,5秒后)

生:(异口同声)“E”!

师: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活动一”,再用150字左右写出“活动二”和“活动三”的经过。

首先,活动内容“巧”。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字母图表,然后回答问题,再以活动过程为内容进行写作。三次活动,三次的要求都有变化,而且每次充满悬念和挑战,学生应对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这样的创新活动设计,本身关照了学生的经验世界,既使学生情绪高涨,热情参与,又给孩子们带来了写作的种子,从而解决了作文训练的写作素材和内容问题。

其次,活动层次“巧”。王老师的当堂作文训练分三步完成的。第一步,用100字将“活动一”的过程写出来,语言必须干净、利落,活动主体要清晰准确。第二步,再用150以内写出“活动二”“活动三”的经过。这次王老师没有把“活动二”“活动三”分开写,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避免了训练形式的单一化。第三步,以《“坏坏的”王老师》为题,重新修改,明确主题。三次训练与活动同步,每次活动要求又有变化,由低到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写作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这一活动作为写作素材一用三次,充分实现了写作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避免了作文教学中写作资源的浪费现象。

再次,教师引导“巧”。如在“活动一,观察下面图十五秒钟,然后回答问题”中问,“图中共有几个字母D?”学生懵了,不知道,王老师却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就大胆猜猜,俗话说就是蒙一个呗!”这么逗趣的语言,意在激趣,丰富课堂内容,为下面学生的写作积累展示素材。第一次活动后,学生都在100字内完成了写作,但有的因为字数过少,过程描述显得模糊,这时王老师随即提出,写的游戏过程,要能让爸妈看得懂,学生于是明白:豆腐干文章,字数虽少,但要“五脏俱全”。活动二、三之后,王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注意三次活动记叙的详略等问题。一些写作的方法,如叙事的层次与详略,主题的贯穿,还有体现思维深度的结尾等等,学生在引导和实践中逐渐领悟、习得。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活动式作文课体现了作文教学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和影响,写作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每个学生都亲历现场,身在其中,有感而发。我们以往的作文指导和评讲常常是提出问题所在,更多的是进行静态的分析,简单的优劣对比,这虽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心理有一定的的刺激,但这种刺激往往缺少强度,形式单一,时间一长,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而王老师这堂课通过巧设活动、现场提升进行作文训练,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多维度的过程比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

三、放大细节,在剖析和历练中把握要领

作文过程包含的因素和环节实在很多,有时候问题就出在一些并不被关注的细枝末节之中,通常的训练很难到位。这就需要选点聚焦,对这些细节进行放大,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晰,认识更到位,训练更有效。就像运动员的训练,把比赛的录像进行回放,其中一些细节用慢镜头或特写镜头呈现,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效果常常比较显著。我们来看王老师在这堂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好,现在我们三个活动写下来了,你觉得你的文章是不是一篇标准的“豆腐干”呢?认为“是的”举手。为什么?

生:我认为是的。因为我在规定的字数内写出了这个活动的经过。

师:嗯。三个活动都写完了,谁说自己的文章不是呢?

生:好像还有点问题。因为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没办法让人马上就明白。

师:还需要改是吗?还有别的原因吗?我们刚才说了“豆腐干”文章短小、深刻、紧凑、实在,从这些词里,看看你们写的文章还能做哪些修改?你们有结尾了吗?有主题吗?一篇文章要有主题。(生陷入思考中)

这样,假如你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坏坏的’王老师”,请重新修改你的“豆腐干”,不要忘了为文章加个结尾哦。先把题目写上,现在开始。

(生第三次开始认真写作)

师:(观察指导)直接在原文处作修改,方法有增、删、调、补等。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过了一会儿)

师:好,我们请几位同学把自己修改好的文章读一读,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坏坏的”王老师》,王老师让我们看一组图片,第一张用时15秒,第二张用时10秒,第一张求几个D,第二张求第五行、第六列之字母,我们答出甚异,老师甚惊讶,我们甚自豪。注:第三张老师已告知字母在哪个方位,答案是E。王老师乃卡通,切勿与外界正常人类混乱,特此通告!

师:我,就这么值钱吗?同学真幽默,他在形式上有了些变化。我们再请别的同学说说看。

……

这是本节课的高潮所在。在学生基本完成习作后,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孩子们文章中出现的问题,习作大都缺少深刻的主题。这时,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手上的文章是不是一篇“豆腐干”文章了?并引导他们重温黑板上板书的“短小”“深刻”“紧凑”“实在”四大特征,有些学生通过思考、比照后,便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主题不深刻。下一个任务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假如文章题目是《“坏坏的”王老师》,请重新修改你的“豆腐干”。学生接下来于是有了这样的发现:“时间短反而观察更清楚”、 “做事要有目标,才能成功”…… “豆腐干”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深刻的主题”,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不容易表现,这里王老师对写作过程中的这一重要环节进行了重点剖析,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写作的要领,领悟写作的规律。

如果将一篇作文比作一条鱼,得到这条鱼通常有三种路径,给他一条鱼(如,范文、母文);教给他捕鱼的方法(作文的技巧等);让他自己下海(河)捕鱼(写作实践)。王老师在这堂课上选择的路径是:“在捕鱼中观摩捕鱼”,“在捕鱼中习得方法”,“在捕鱼中学会捕鱼” ,这其实就是范文、写作方法教学、写作实践这三者的共生共融;同时,这也是教与学的融合,教师的“教”真正落实到了学生的“学”上,换言之,学生作文的过程,得到了教师应有的观照和指点。

倪文锦教授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里指出:“学生的写作过程,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句子、语段组织能力、知识质量、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内在因素,它还涉及从构思、起草、修改、定稿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写作过程。”对于具体的一节课而言,教师应当侧重关注其中某个因素或环节,重视学习过程的指导,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出真实问题,感受到真实的变化。一堂好的作文课,必须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注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在场性”,教学过程能够具体化为教学上的作文指导过程。



特级教师“特”在哪里(转)

一一第五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研究课观感

文/顾志文

十月十三月至十五日,地处江南灵秀腹地的无锡锡山高级中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省语文盛会——第五届“苏派语文论坛”。来自全省高初中的语文骨干教师欢聚一堂,聆听语文大咖的报告,观摩名师研究课课堂,参与“语文教学新视野”的主题研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盛会,感触最深的首推三节名师执教的研究课。南通通州育才中学的丁卫军老师执教苏教版七年级新课文《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王益民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写“豆腐干”文章》,南京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吕莉老师执教的《动物笑谈》。不同的演绎,同样的精彩;争妍斗艳,技撼全场。大家由衷赞叹,特级教师就是不一样,确有过人之处,“特”别于常人。

一、特级教师“特”在教学思想上

思想是先导,决定着行为;教学思想是教学的灵魂。三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均很好体现了他们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展现了他们的教学思想。

……王益民老师的作文课,是他“三三三作文系列训练”中“主题活动式”作文,体现他“在捕鱼中学会捕鱼”的作文训练思想。他以精心设计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又以活动过程为素材进行写作训练,解决下锅之“米”。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写作,在修改比较中完善习作,在方法指导下完成写作。引领着学生兴味盎然地在“捕鱼”前先观摩捕鱼,再归纳总结得到“捕鱼”方法,接着带领学生下水“捕鱼”。把作文与生活结合,作文与实践结合,作文与活动结合,作文与课堂内容结合。……

二、特级教师“特”在教学设计上

精巧的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学思想,落实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媒介、纽带、桥梁,它是师生课堂行为的策划书,是师生对话交流的舞台说明,是课堂戏剧冲突的脚本。三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各用一字来概括,可以用“妙”、“巧”、“绝”来形容。

……再说王老师的“巧”,他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字母图表然后回答问题。这一活动的创新设计,既激发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热情参与,又解决作文训练的写作素材问题和内容问题。更“巧”在三次训练写“豆腐干”文是逐层深入,与游戏活动同步,且这一游戏活动三次用到,每次又有变化,写作素材三次不变,写作内容却越来越丰富,围绕“豆腐干”文章的写作要求不断提高。游戏设计又先慢后快,节奏有变化,渐次推向课堂高潮。“时间短反而观察更清楚”是学生的发现,也是“豆腐干”文“深刻”的要求,从这一组游戏中得出“做事要有目标,才能成功”的道理就水到渠成。可以说是小文“巧”做,小文“巧”导。

三、特级教师“特”在教学细节上

细节展现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智慧;细节最见教师教学功力,最显教师驾驭能力。数个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成功的教学环节;精典的教学案例,取决于课中精典教学细节。观课中,我们学习名师除关注他们课堂设计思想,教学理念外,应更关注细节,因为精美艺术品是需要放大镜观察的,这样才有心动、感动、撼动之后的领悟。

……王老师的课幽默、诙谐、睿智,大气而不忘精细,雕琢而流畅自然。尤其是其生活化口语化语言,简朴、通俗、风趣。如在“活动一,观察下面图十五秒钟,然后回答问题”中问,“图中共有几个字母D?”学生懵了,不知道,王老师却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就大胆猜猜,俗说就是蒙一个呗!”多么逗趣的语言,意在激趣,丰富课堂内容,“言在此,意在彼”,为下面写作积累展示素材的,真是高明的设计,精彩的细节。再如,学生写“豆腐干”文章过于简略,他随口说道:“要把这个游戏经过写清楚,回去让你爸妈读后知道这游戏是具体怎么回事就行。”一语破的,胜过多句指导。

王老师的指导大多随兴,自然无痕,看似漫不经心,实质多有奇巧在里面。……

当然,特级教师之“特”不仅体现在以上几方面,特级教师教学素养,业务能力,课堂驾驭,口头表达等均显示出非一般老师可比的功底,没有大量的理论学习,多年的课堂历练,孤灯面壁的思考,长期的知识积累;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刻苦拼搏的毅力是达不到的。

此次学习,我感受到了特级教师教学的魅力与艺术,这美丽的背后是特级教师几十年“特别”的付出,才成就今天课堂上的“特”的。


  评论这张
 
阅读(111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