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语文课的三重境界(原创)  

2007-10-18 17:08:52|  分类: 观课评课(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王老师今天给我们献了一节课--《小草与大树》(原文见:http://www.xxyw.com/detail.asp?id=2251),大家的评价都很高,穷尽溢美之词了。记得叶澜教授说“好课”有5个基础性标准,前面4个我已经忘了,最后一个记得很清楚:一定是堂“有待完善”的课。今天大家都说好,按照叶老的标准是不是说这不是一堂好课呢?你们没有提出“有待完善”的地方嘛。

语文教学一直闹腾得很厉害,“三维、两性”至今还争论不休,本来“真理是愈辩愈明”的,但语文教学是“愈辩愈暗”的,可苦了我们这些一线语文老师了。后来我们干脆不理专家的聒噪了,从我们的文本出发吧。

抓了文本,有三个问题马上凸显了出来:文本讲了什么?文本为什么要这么讲?文本这么讲对吗?用这三个问题去考量语文课堂,发现我们大部分老师其实只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文本讲了什么;至于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就鲜见于我们的课堂了。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们容易理解的,或者借助工具书可以理解的,现在“教辅”大都也停留在这个阶段。“洋思”说过“学生会的坚决不教”,假如我们真的停留在这个阶段,语文课没办法不“少慢差费”。

恕我直言,王老师这节课主要停留在这个阶段了,准确的说,近乎完美的停留在这个阶段了。与孩子们一起探讨了《小草与大树》,讲了夏洛蒂生活的艰辛、成长的挫折和最后的成功,得出了“成才靠什么”,并做了“成功是--”的口语交际。

“文本为什么要这么讲”在课堂中是不甚明晰的,最起码没有作为重点去处理,我们语文老师总喜欢“替作者打工”,说文本讲了什么什么的,没有对“课文”进行开发,问一问:文本为什么这么讲?而这个“为什么”是要看语文老师真功夫的,一方面“问题”设计要准,另一方面课堂的随机生成“首席”作用要恰当。《小草与大树》我看有两个地方可以从语文知识的角度去深究一下的,一是文中的两个个比喻:“小草与大树”、“她是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还有一个是诗人骚塞的回信中的一句话“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安排的,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对夏洛蒂的最终成才的作用。

两个比喻形象的概括了文章的全部意义,“艰辛”、“壮丽”、“沙漠”、“仙人掌花”,意象联系全文十分明确,不去从修辞的角度看看文本为什么要这么讲,实在是一种浪费。还有文章题目的比喻性,贯穿了全文,正是一种很值的借鉴的写作技巧。

这是“语文”,是我们在课堂中要解决的,不是明白“写了什么”所能进入的境界。到这里是不是结束了我们的探究了呢?还没有--

还要问:文本这么讲对吗?这里有一个大胆质疑精神的培养问题,还是说说骚塞的那封“冷酷而偏见”的信,王老师说是“求助遭讽”,但这是骚塞的本意吗?假如是,如何理解“激将法”,又如何理解我们当老师最常用的教育“武器”--批评?即使是“傲慢与冷冰冰的口吻”,夏洛蒂的正确处理可能也是我们要重点去抓的。

最值得质疑的是文章的题目,它取自与骚塞的信中的语言:“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安排的”这是骚塞的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且不论表达意思的科学性,单从修辞的角度),但文中有这样的一句引申:“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了“大树”。”从“遗传学”的角度,“小草”永远也成不了“大树”的,从全文来看,课题也欠妥,改成“树苗与大树”,逻辑上就顺了。

从“讲了什么”到“为什么这么讲”和“这么讲对吗”的语文课堂的三种境界,第一重是“课文”,后面两重是“课程”,前者的固有的;后者要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开发,是课堂中“生成”的景观,是有关语文思维深度与品质的问题,是自己的“田”,“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当然,王老师课堂的“对话式”教学的很成功的,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孙建锋,或许,就是第二个孙建锋,不是王建锋。我们期待着。 

 

 

一堂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叶澜      

时下,教育界带有作秀和表演成分的“公开课”、“观摩课”长盛不衰。一些学校也敞开校门,邀请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观看教师是如何上课的。但是,怎样评价一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包括有些教师在内,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近日,有幸采访到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请看她是如何评价一堂好课的。 

叶澜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 

 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  

 基本要求(1) :有意义 

 叶澜说,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基本要求(2) :有效率 

 她介绍,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基本要求(3) :生成性 

 叶澜介绍,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基本要求(4):常态性 

 叶澜说,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在她看来,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她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  

 基本要求(5) :有待完善 

 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她告诉记者,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评论这张
 
阅读(547)| 评论(1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