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听课随想(29)“教什么”还是比“怎么教”重要  

2008-11-26 21:28:22|  分类: 观课评课(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评余映潮江阴版《记承天寺夜游》课例

 

(一点说明:发表这篇文章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主要是冒人情的风险,余老师弟子三千,一些是我的朋友,甚至兄弟,批判他的老师,且不属于“私聊”,无论是理性的认同,还是师徒情感都很难接受。并且还容易得出我犯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学习态度的结论。但我想,前辈的课是可以反思和批评的,这何尝不是一种学习?甚至说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当然,这种反思和批评应该是“学术化”的。至于余老师本人,我想,他一点是有博大学术胸怀的,否则就不能称余映潮了。)

 听课随想(29):“教什么”还是比“怎么教”重要 - 王益民 - 王益民教育博客

(余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神品《记承天寺夜游》)

单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余映潮无疑是初中语文界一座丰碑式人物,11月26日下午,余老师在江阴上了他的一节新课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是他第80个公开课课例,并且,即使是同一课,余老师也会有不同的设计,常上常新是余映潮老师区别于其他名师的另一种魅力所在。

这节课还是沿用了他的总分总式的“板块式”课堂结构:

总——完成三件事,学生先齐读一遍;再出示关于苏轼的四则“助读材料”;再明确本节课三个任务(有味的朗读、有味的分析、有味的欣赏)。

分——“有味的朗读”让你给学生带着四种感觉去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味道、读出一点夜游的味道、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有味的分析”是将课文进行变形,可以有多种层次划分的方法;“有味的欣赏”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老师总结出“六美”:美在篇幅的精短、美在内容的丰满、美在结构的灵动、美在月色的描写、美在情感的波澜、美在“闲人”的意味。

总——余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读背、分析、欣赏。

听课随想(29):“教什么”还是比“怎么教”重要 - 王益民 - 王益民教育博客

(余老师的讲座《技术、艺术、学术》)

这种“板块式”课堂结构“看上去很美”,而这种“美”是“怎么教”的问题,是教的技术,或者说是教的艺术,“教什么”不能被“很美”所掩盖,从有效教学的观点看去,“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需要承认的是,余老师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板块其内在的逻辑是合理的,如果撇开这些“美”的“枝叶”,剩下的是“读、品、说”这些内在的东西还是合乎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的)。那么,余老师的“很美”的课堂“怎么教”中掩映着怎样的“教什么”呢?提四点商榷:

第一、余老师在“有味的分析”这个环节提出了“将课文进行变形”,并且“卖了个关子”(余老师评课语),就不告诉学生什么是“变形”,学生果然是一头雾水,读了一遍以后余老师告诉学生所谓“变形”是将课文进行不同的分段,学生也果然有三种不同意见:分三段、四段、两段。这个环节是很高妙的,通过不同分段意见充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叙事内容和层次,但因“变形”一说,冲淡了教者的本意。余老师的很多设计是很创意的,但因为赋予了“新颖”的名词,反而让学生如坠雾中。“变形”让我联想起“变形金刚”,我一开始以为余老师要把层次进行挪移,没想到是不同分层,这不是“变形”,至多是“整形”。

第二、还是在“有味的分析”这个环节,余老师总结出分三段、四段、两段是基于这样三种分层标准:“三分法”是文章依次分别用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四分法”是文章“起、承、转、合”了;“两分法”是“叙事、抒情”。这是余老师的总结,似乎很经典,但问题是,学生是很难理解“表达方式”和“起承转合”的。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看做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是不正确的,应该是“议论”,诚然,这种议论也蕴含有情感的成分,单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议论”为恰。霍松林在《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说此句是“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他认为还是叙事,这是一家之说,但绝对不是抒情,最多是“情寓于中”。

至于说到“起承转合”,更是牵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是“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承”;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转”吗?前两句说是“起承”是由文意而来,这里的“转”是写法由叙事“转”入写景了,由“文意”到“写法”,“标准”中途有变,何来“起承转合”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为“合”,勉强说得通。

还是一个“教什么”的问题,假如教学生“表达方式”或“起承转合”就扎扎实实去完成此项任务,如果用“表达方式”和“起承转合”去装点教学设计会引发一些专业质疑的。

有一个“石头汤”的故事:一个饿汉来到富人家门口对他说:“我带了些石头,想用一下你的锅煮点石头汤喝。”富人很奇怪。石头怎么能煮汤喝?于是,富人让他进屋,借他一口锅。饿汉把石头放进锅里。煮汤得加水吧,富人给了他一些水。煮汤得加盐吧,富人又给他一些盐。煮汤还需要调料吧,富人又给他一些调料。就这样,饿汉扔掉了石头,喝上了有滋有味的汤。

“石头”如“变形”“美点”“有味”“起承转合”太多,又不能扔掉,会影响“汤”的鲜美的,恐怕也不是余老师的初衷。

第三、此篇《记承天寺夜游》有人评价是“神品”,何以为“神品”,盖有这样一句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之所以为“神”是因为“写月不见月”,苏轼看月光下庭院误以为是清澈空明的池塘,池塘中竟然有“藻荇交横”,抬头一看,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再抬头看,一轮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大概就是这种意境吧。可惜的是余老师没有去重锤敲击此“神句”,这里让我想到文言要教学生什么的问题,余老师说文言文是上法有两种,一种是文言语识;一种是文学欣赏,后一种如余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但我说还有第三种,语识传授与文学欣赏的结合,或许这才是最基本的上法。

有趣的是,(此处删去200字)

第四、老师有两次评价“盖竹柏影也”的“盖”有“欣喜的味道”、有“有赞叹的味道”;后来在“有味的欣赏”环节有学生说“盖”写出了“恍然大悟”,此时余老师的点评是“你很高雅”,学生的体会是多恰当,可惜老师不着边际的点评了一下,让智慧之光倏然而过,这是对“盖”的误读。“盖”是“承”“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如”而来,“原来如此”也。

听课随想(29):“教什么”还是比“怎么教”重要 - 王益民 - 王益民教育博客

(和学生在一起的余老师)

我们对于一节课的审视既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观课评教”,也可以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这是两个侧面。但教学方法再努力也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而不是让内容为方法去服务,余老师的课堂里充斥了太多的方法,并独创了很多名词,什么“有味的朗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味道、读出一点夜游的味道、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有味的分析”、“将课文进行变形”,“有味的欣赏”、“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六美”、“美在篇幅的精短、美在内容的丰满、美在结构的灵动、美在月色的描写、美在情感的波澜、美在‘闲人’的意味。”且不提这些“方法”是老师加给学生的,光是那一圈“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不断出现的“美”字已经让人“美不胜收”了。

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如果“教什么”有了问题,那么课堂再精致、再精彩,其价值也极为有限。这节《记承天寺夜游》让我再次想起“‘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的话来。

  

  评论这张
 
阅读(79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