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听课随想(8)诗歌教学“教”什么  

2008-03-05 17:03:14|  分类: 观课评课(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Y老师是我校的“秀才”,温文尔雅的,是钟灵毓秀的江南山水蕴育的?是吧。我不禁有点嫉妒了。这样的老师让他去上《我用残损的手掌》,肩头嫩了一点。Y老师还是举重若轻了,整节课明朗的展现在孩子们和听课老师面前。

有这样几个环节:

1、 老师解题,说题眼是“残损”,然后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2、学生自由读。3、师问:读完全诗后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生答为:悲愤、爱国、向往光明、崇尚正义、悲痛、充满希望。4、听配乐朗诵,应该是乔榛老师的,两遍。5、师:诗歌有哪些具体形象的描写,哪些词用得好。然后让学生分四人组讨论。本“讨论”共用了6分钟。6、共有四组学生“汇报”了讨论所得,分别是四个句子。7、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样的句子“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转到对诗后半部分的分析。8、诗的再读。

    第二课评课时Y老师很谦虚,大家也用“……,但是……”的通用句式“评”了一下课。组长请我说说,我很“狡猾”,说了说我对诗歌教学的意见: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在1942年春香港被日本宪兵被捕,狱中受尽折磨,本诗狱中所作。诗歌教学无非围绕两个方面:情感、意象。我会围绕这两个方面设计如下问题:

1、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诗人为什么要去“摸索”?“摸索”在全文中从结构上看起什么作用?

2、从全诗来看,诗人“摸索”到了哪三个地方?

3、诗人为什么一开始写“摸索”到了家乡?又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4、“摸索”到“沦陷区”哪些景物?“解放区”呢?

5、“沦陷区”“解放区”的景物形成对比,如何对比的?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如何?

以上5个问题我会在对话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朗读体验是基本方法。课的第二阶段由一个转折性问题开启:

从本诗,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诗人情感、意象、对比、用词)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的名篇,也是爱国诗中的名篇。全诗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悲愤情感,他的手掌是“残损”的,国家也是残损的,但依然去“摸索”,他身在狱中,“物理场”受限,“思想场”却变得无限广阔,但却只能“摸索”,在黑暗中慢慢的“摸索”,这是这样的一种情感那!而诗人把这种情感形象为一个个意象。如“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细”而“软”的“禾草”,如今在日本军的铁蹄下,“只有”了“蓬蒿”,诗人那满腔的悲愤可见一斑。再如“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解放区的土地是那样“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摸索着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形象贴切写出了诗人对解放区的亲切感,“亲人那!”

我们年轻的老师,包括一些片面理解“新课改”的老师在上课前,尤其的公开课前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教”,并因此忽视了“教什么”,于是课堂的“语文味”就淡了。

 

 

 

  评论这张
 
阅读(624)| 评论(1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