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听课随想(26)一把吉他走天下  

2008-10-06 16:46:21|  分类: 观课评课(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准确的说,这堂课我没有进教室去听,只是多次在走廊、办公室听到悠扬的吉他声和孩子们开怀而纯粹的笑声让我想到很多、很多……

上课的是一名来自菲律宾的外教,名叫Ruben,属于黄色人种里面较黑的那一种,个子不高,两只眼睛特别有神,教师节那天晚上,他自弹自唱了一首《Hofel   California》,没听懂歌词,好像是他们那个民族的民歌,应该是怀乡一类的,明显带有一种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的味道,比起本土老师的卡拉OK,多了一种原野风味,反正我很陶醉。

今天上课Ruben也带来一把吉他,我坐在办公室静静地听,学生也在跟唱,天籁似的。在无锡工作的几年,总是为外教上课担忧,孩子们的英语毕竟还未到与外教交流的程度,外教们总是管不住学生,有时派英语老师协助,也无助于是。听得出,Ruben的课堂里也很乱,但乱得有秩序,尤其是传出的笑声,充满着不由自主。何以如此?原来全仗一把吉他。

每学期,为了开设活动课程,总是要对老师们的特长摸摸底,可惜的是,很多老师在特长栏类填了“无”,即使有特长,也是“特”而不“长”,原来的师范教育总是刻意培养学生一种特长,想来是有道理的,现在的教育是“全才”教育,你有特长不是?不去发扬,而是关注“短板”,最后“特长”消失,“短板”还是短板。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上个月在江阴听了于永正老师两节课后,于永正老师表演了他的“特长”,应该说是“绝活”了--唱了一段京剧,还是青衣。虽然我早知道于老师此绝,但再次领受,依然唏嘘不已。

有一年听李镇西老师谈班主任工作经验,其中有一条是“培养一种和孩子们一样的爱好”,他还举了流行歌的例子,这句话当年给我的印象很深,尤其是一些老班主任,是和孩子们有“价值沟”的,但流行歌曲等的确把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也有了“共同语言”,我经常把这个故事复述给我们的班主任听,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练就自己的一门绝活。

 Ruben从菲律宾到中国,一把吉他走天下,我们应该也有一把吉他,也好昂首挺胸,行走于教育江湖之中。

 

 

 

 

  评论这张
 
阅读(429)| 评论(1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