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阅读群中有很多是教学管理者,他们经常向我提一些问题,而且价值很高,能引发我的再思考,我很感谢这些朋友,今天看到中庸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求教:我们是寄宿制学校,晚自习因为山东省推行的素质教育不允许教师讲课,所以由任课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理想,学生晚自习专注度不够,有的学生能自觉完成作业,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表现的无所事事,另外还存在很大一批学生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晚自习效率低,请问这种情况该如何改变?
晚自习也上课显然是一种陋习,是灌输式教育的又一表现,山东没有强力推行素质教育也不应讲课,这种教学方式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学生看成是一种机器;有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生源素质不好的学校,为了管理上安静,用上课来约束学生,这些都背离了发展学生的办学宗旨。如何才能让晚自习与老师上课一样高效呢?主要要科学地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是管理者心态问题,要认识到这种由“晚自习讲课”到“不允许教师讲课”的改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管理者要学会等待,学生需要调整学习方式,老师也要重新习惯于新的教学策略,这些都需要时间。
然而我们肯定不能被动地等待一种高效的晚自习的自然产生,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晚自习应布置怎样的作业的问题。老师要把晚自习看成是自己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练习巩固、超前预习的必要环节,对于晚自习要完成的作业要精选,要分成必做题、选做题,以利于晚自习时不同程度学生都有事可做。有的老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班级设置“问题篮”,一个精致的小篮子,里面分科放了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共学有余力者选用。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卡片上投进“问题篮”。
高效晚自习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学生对于晚自习的重新认识问题,一般学校的学生问题不大,他们习惯于写“家庭作业”了,寄宿了也就是个集中写家庭作业的问题。但中庸老师的学校就不一样了,学生要有一个改变,对于这个改变,学校要施加影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自习,怎样自习。我还是当心老师的思维习惯,别言不由衷的向学生说一些大道理。
第四个问题就是学校如何管理的问题,一开始可以用一些人海战术,一个班一位老师,最好是,如果是两个小时,一小时后一轮换;走上正规了,可以适当减少“看晚自习”的人数;要有一些评价措施,晚自习老师要负责填写两样东西,一是作业量的调查、二是晚自习纪律的评价,年级部要来点公示,这个办法还是很有效的,师生都重视起来了。各班都有“图书角”,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完成预习、完成复习后扎进课外书里,直到晚自习还恋恋不舍。
我之所言,是一般意义上的办法,中庸老师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处置,尤其要向老师们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永远在一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