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夜读《学记》(五)(转)  

2009-09-29 22:01:11|  分类: 经典夜读(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文: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可以由“小成”到“大成”)”。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解析(转):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比年入学”,比就是排着,每年都有入学的人。“中年考校”,“中”就是隔一年,到了适当的年份要考试。考就是稽考,考察,考试,校就是校正,校核,校对。学校就是用学来校对你,把自然人改造成文化人。如果用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把压抑加给你。但人之为人,就是在压抑中获得解放。人怎么可能脱离社会呢?压抑是校得不好,就是用压抑来解放,才是唯一可能的途径。

 一年视离经辨志。

“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古代的文章没有标点,“离经”是把文章分开来。把句子、段落分开来了,这篇文章你也懂了。“辨志”是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作者的志。还有一种解释是要看看你自己的志,我觉得可以是同时的。其实把作者的志向看懂了,你自己的志向也一点点会熏陶出来。用一年、三年、五年这样的序列,就是所谓“中年考校”,也就是隔一年进行考校。为什么说“视”呢,就是看看你到什么程度了,和我们今天分数至上的考试有所不同。

三年视敬业乐群。 

这是同学关系,注重团队精神。敬业是根本的职业道德,乐群是学会和人相处。

五年视博习亲师。

这是师生关系。为什么要尊师呢?有人格影响。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三年”差不多等于过去的初小,“五年”是高小,“七年”就是中学。七年初步教育完成,所以说“谓之小成”。“离经辨志”是文本教育,也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读书。“敬业乐群”是职业教育,你懂了一点道理,知道了合作,就可以踏入社会了。“博习”是因为单纯的职业教育不够,还要多学些职业以外的东西,把基础拓得宽一点。而懂的东西多了,矛盾也出来了,老师给你辨析里面的矛盾,自己也从内心尊敬老师了,所以要“博习亲师”。“博习”是多读,“论学”是自己拿出判断,类似于我们现在交一篇毕业论文。“论学”照应“博习”,在“博习”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抉择。“取友”照应“亲师”,师友是同道,所谓取友,实际上就是取和你的思想可以在同一个频道交流的,就是取和你采用的某一种世界观或某一种哲学思想可以相通的,这种思想就是你的“师”。所以说师和友相通,你取什么友就是亲什么师,师友是一路的。对于非血缘的社会关系来讲,君臣是互相压抑的,师友是互相衬托的。上一辈是师,同辈是友,论什么学取什么友,友就是你自己的镜子。《说苑·杂言》引孔子谓:“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看和他相交的是什么人,可以从侧面了解他。宋代邵伯温有一本笔记《邵氏闻见录》,该书卷七记宋太宗叫陈抟去看看当时还是皇子的真宗能否继承皇位,陈抟走到门口就回来了。问他为什么,陈说看门打杂的是宰相将军,里面的人就不用再看了。这就是“论学取友”,你有什么友,你就是什么人。然而“论学取友”还是小成,如果思想一点点升华,同时代可以谈到深处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必然走入历史,也就是《孟子·万章下》的“尚友古人”:“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如果从八岁开始上学,到“七年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已经十五岁了,相当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还有人用另外一种算法,就是“离经辨志”读一年,“敬业乐群”读三年,“博习亲师”读五年,“论学取友”读七年,然后大学读九年,加起来一共是二十五年(王树枏《学记笺证》卷二)。从五岁开始到三十而立,或是从七岁开始到三十二岁。我不敢相信这种算法,我想古代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也许解释者想偏了。其实不用说死,这段开头用了一句“古之教者”,可见不一定是当时的事实,也可能包含作者的理想,其实就是事实加上理想。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知类通达,就是在某一类中融会贯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比如说王力,在古代汉语方面就是专家。但他是否在其他方面也是专家呢,不见得,这就是知一类通达,已经不容易了。而知万类通达,那就是古代理想中的圣人。“强立而不反”,世界观形成。这可以分两方面说,好的方面是教育成功,坏的方面是被传统的东西洗脑。在中国古代法律没有放在最重要地位,因为读书人从小念《论语》、《孟子》,遇到事情自然而然不会反应到犯法的地方来。礼法礼法,礼在法前,法的分量就减轻了。《论语·尧曰》谓“不教而杀谓之虐”,孔孟的思想化入民族的nomos,就是所谓移风易俗。如果单单只有法,怎么可能管得了那么细那么多呢。“强立而不反”,强立是有了独立的人格,“不反”就是荀子《劝学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面对一个诱惑,他不大受诱惑。你要把一个不对的东西强加给他,他不会轻易认可。这就是“谓之大成”,可以接通于大学的教育,也就是当时最高的教育。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如果从德智体三方面来说,“知类通达”是智育,“强立而不反”分为身和心,于身当体育,于心当德育。教育完成以后,在人群中起作用,这个人就是君子,接通和社会的联系。“说服”就是心悦诚服,“怀”就是安抚、包容,《论语·公冶长》:“子路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近说远来是古代理想中的王道,同时也是大学之道。

《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蛾子就是蚂蚁。蚂蚁衔土,一点一点地叼,叼成了一大堆,学问由一点一点积累而成。清代王鸣盛有一部学术笔记《蛾术编》,书名用的就是《学记》典故。

 





 

 

  评论这张
 
阅读(767)|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