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由“借一元钱”想到作文的真情实感(原创)  

2010-11-20 20:21:00|  分类: 作文研究(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有位小学语文老师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他提供了一个模拟情节,要求学生去向陌生人借一元钱,然后写一篇记叙文。出于研究,我在征得该老师同意的情况下翻阅了这个班的作文,30篇文章,每个人的“借钱”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有24人是向“老奶奶”借的,借钱的理由有19人是“公交卡忘带”,还有几人是为了“买早餐”等,大致的情节也惊人的相似:犹豫不决——下定决心——终于借到,还有一位学生说老奶奶怕他坐公交一元钱不够,塞给他2元钱。30篇文章我用三句话概括:情节趋同、主题趋同、写法趋同。

一开始,我很感动这位老师,现在孩子们太缺少“生活”了,以至于写出的东西缺少“血肉”,感叹式、拼盘式、宿构式的文章太多乃至主流了,这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实践的机会,引来了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能“情动辞发”。仔细一想,不对呀,学生并未“实践”,而是在教室里“虚构生活”,难怪最后30篇文章情节趋同、主题趋同、甚至心理描写的手法也趋同了。

不禁想起乔玉全老师说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美国教授给四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上课,期末的时候,让学生写一篇论文,结果是四十几篇文章的构思是惊人的一致,教授怀疑他们在互相抄袭,学生们发誓,他们没有作过任何沟通,教授至今不解。中国基础教育的标准化生产已经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任何个性,他们的话语是惊人的一致。这位美国教授可能至死也不会悟出其中的原因,除非他是中国人。

还是因为研究的目的,我请一位学生真“借”了一次,我再次找到这名同学,问她结果,她说,我没有借到一元钱,在公交车站,我先跟一位老奶奶借,她把我骂了一顿;再跟一位中年男子借,他瞪了我一眼;第三次跟一位大姐姐借,她说她没零钱。应该说,这个结果更接近当今社会的“真相”。

我很希望学生真的去“借”一次,体验一下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尤其是在“碰瓷”、“老人假摔”、“假乞丐”的社会现实下,要张口“借”一元钱,借到的可能性有多少呢?从“作文”的角度来看,“借到”与“借不到”都是成功;但想象去借,恐怕不仅有悖事实,更主要的是学生不能认识到社会的丰富多样性,在乌托邦里生活的惬意是难以造就有思想深度的人才的。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朋友听,他就是不相信,说,只要是小孩,背上书包,一定能借到一元钱。说这话的时候,他有点激动。我说,我请学生试过了,没成功,他半信半疑。我无比忧虑的告诉这位朋友,我请学生去“试”,本身就是一种“虚假”,她并不是没有钱乘公交。

“不试”抑或“试”都是虚假,什么时候,能让教育变得真实。真实的体验、真实的表达,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千教万教,教做真人”,难道真的很难?“真”永远是作文的灵魂,当然,更是做人的灵魂,理当成为教育的灵魂。

 

 

  评论这张
 
阅读(1827)| 评论(1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