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王益民老师让我获益匪浅(新疆)  

2011-01-10 12:31:12|  分类: 他人看我(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农四师六十九团一中      杨新纪

听了几节镇江外国语学校老师的课,令人赞叹不已。比较他们的课堂教学,感悟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差距,更坚定了我们好好学习的信念。而听了王益民老师的课后,我们就更急于走进王益民了。

 一、王益民老师的课让我耳目一新

那天,王老师上《背影》一课。开课了,学生走上了讲台,是一分钟演讲。“我心中的英雄”,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找到了语文课的味道。学生的文采,演说能力,无不反映出综合语文素养。接下来的品读课文,让学生在文中精妙的词句中吸收文学营养,更精彩的是通过“披文入情”,将学生引向深入,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得到体现,学生不仅深刻解读了文本,而且知识向纵向延伸,从“紫毛大衣”的文字中得到“四品官员”的信息,从文本到文外,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尽情体验,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陶醉其中,游走其外。而王益民老师风趣幽默的话语,及时巧妙的点拨,不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将课堂引向深入。王益民老师的这第一堂课真让我耳目一新。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第二次听王益民老师的课。王益民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平时就开设了“苏轼研究”的校本课程,恰巧听的这节课是《记承天寺夜游》,这犹如对上了学生的胃口,一分钟的主题演讲“我心中的苏轼”,学生大展身手,从苏轼的作品、风格、艺术特色到苏轼的人品,经历等方面全向解读人物,精彩的演讲,让我对学生文采,学识惊叹不已,这一开课就给听者呈现了浓浓的语文课的味道,接下来的朗读课文,品读词句,“披文入情”的研读,更是精彩迭起,在王老师的导读下,“月色”的有情有义,人物的旷达,关系的亲密,景色的美妙等,一一被解读出来。美文已深深吸引了学生。这时的王老师如一位武林高手,四两拨千斤,话题一转,便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专题展现苏轼,从“问月”“赏月”“祭月”等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对学生文学熏陶的目的,最后以“苏轼夜游,为什么只见‘月’?”结束,这一问如余音绕梁,久久不绝,将学习巧妙地引向了课外。

真正听到了语文课,此时,我陶醉其中,只有等待王益民老师的下一堂课将我唤醒。

王益民老师让我获益匪浅(转) - 三槐堂 - 三槐堂教育博客

 二、王益民的教育理念让我大受启发

跟王益民老师有过几次接触,给人的印象是坦率,说真话,知识丰富,很有吸引力,最让我们感触的是王老师的教育理念,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了更多的反思。

王益民老师认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我认为这真是一语中的。语文老师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的重任,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文学功底差,词汇贫乏,语言表达没有感染力,就不可能完成好国语的教学任务。我听过很多年轻教师的课,发现他们很多人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汉字写得糟糕透了,语言表述啰里啰嗦,口中很难听到古诗名句,优雅动听的汉语经他们口中说出索然无味了,这样的老师怎么能够承担起国语教学的重任呢?

语文老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呢?唯有读书,王益民老师认为:读书是成长的催化剂。我们需要本位知识,于是去读教育类的名著;我们需要修养类的知识,于是我们去文学的田园里漫步;我们需要专业的知识。于是我们在浩瀚的专业性书籍里浸润。是的,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修养,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也时常有这种感受,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常常力不从心,总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这就是书读得少,文学功底不够好的反映,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大量的阅读,特别要精读那些经典名著,就像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说的那样:肚子里有了王维,李白等人的诗做底子,就不愁成为诗翁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语文老师的肚子里装满了唐诗宋词,古典名著,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师,就可以彻底改变文学功底差、没有文化品味的状况,张口便妙语横生。

王益民老师对教学也有自己的独到认识,他反感那些表演,带有作秀味道的课,他认为当前的教育更多地是关注结果,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拿语文课来说吧,课堂被“技术”化,语文课演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因为追求结果,阅读名著变成了读“梗概”,编“名著题”,完全是急功近利,不顾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语文课的角度说,就是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从初中语文来看,有多少教师重视关心学生未来发展的语文基础呢?工工整整地写汉字,扎扎实实地教朗读,有多少语文教师认真地从解读汉字的笔画中,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形体之美?有多少语文教师认真地从指导朗读中,让学生品味到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如果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母语的美,自然会产生热爱之情,这会为他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王益民老师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可谓匠心独运,他搞的课前“一分钟演讲”,从审题,选材,组织语言,口语表达诸方面训练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分享汉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师应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

三、王益民老师的不停探求让我肃然起敬

在镇江外国语学校,说到王益民老师,很多语文老师都会称赞说:这是我们学校的语文大师。“大师”是什么样,在认识王益民老师之前,我感到很遥远;进入王益民老师之后,“大师”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清醒了。课是自己的,教育观念是自己的,路是自己的,这就是大师,一句话,有自己的东西就是大师。

看看王益民老师,“三槐堂教育博客”记录了一位教育人的实践,思想,研究和辛勤耕耘。几百万字的教育博客,内容广泛,涉及很多领域,反映了王益民老师不懈的追求,宽阔的视野和对教育、课堂、文化现象等的独到见解;这反映出王益民老师平时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爱追求,爱探究的人。

辛勤耕耘,带来的是收获,王益民老师已有近200多篇文章见诸《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语文建设》等;出有四部教育专著,编写了多本语文教辅书。曾获全国第五届“中华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全国中学语文“简约语文,精致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评价他的教学风格是“纵横捭阖,幽默风趣,有着诗意与哲理的交融。

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取得如此不平凡的成就,王益民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来到镇江外国语学校学习,聆听王益民老师指教,我真感到收获多多。

 

 

  评论这张
 
阅读(1940)| 评论(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