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益民教育生活馆

核心目标:对话生活、旨归语用、承传文化、觉解生命!

 
 
 

日志

 
 

“漫谈”、“探微”到“真相”(后记)  

2013-04-09 17:48:12|  分类: 阅读教学(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黄厚江老师说,“益民镇江的几年,用丰富的课程滋养着学生;用对话式的教学引领着学生;用不辍的笔耕成就着学生。”我承认,最近三、四年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语文课堂和关于课堂的研究上了。一路风雨,更有阳光。我“用课堂表达教学思想;用教学思想引领课堂。”这期间,还做着一件事——写作,因为培根说,“阅读使人渊博,讨论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几年下来,我的“三槐堂教育生活馆”有了百万字的“教学思考”,朋友们劝我把她结集出版,对于一个奔跑者来说,我关注的是“彼岸”,而非“大海”,结集,需要重新审视,就说这个书名吧,足足“纠结”了我一个多月。

一开始叫“语文好课漫谈”,“漫谈”与内容极相称,一线语文人,不是象牙塔的理论家,所有的思考均具有一种野性,散散漫漫地开放在语文人的时空里。但站在出版社人的立场上,“漫谈”过于平淡,不是“漫谈”的本身,而是这个词在读者的视野中过于寻常。朋友说,叫“探微”吧,因为你的文章充满着对于语文课的细节精神,“见微知著”,也算妥帖。出版人跟我说,“探微”具有“漫谈”同样柔软的质地,缺少冲击力。

3月5号,惊蛰,我在去往武汉的动车上,随手翻阅着几本语文杂志,《语文建设》2013年第一期上的《聚龙宣言》几行字,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一个“真”字深深攫住了我:

——语文教学与人生最接近。语文教学塑造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真切,让我们本本色色教语文,认认真真教语文,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提倡在教与学的如下三个方面体现本真语文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

——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再一看,原来《语文建设》从这一期开始要进行“真语文”大讨论,“语文好课真相”,这个书名立即回旋在的脑海中,须臾,连同体例也大致呈现了出来:真“理”、真“言”、真“相”、真“例”。

真“理”——主要收集了我对于好课的一些基本理论视点。真“言”——是我的评课的实录以及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时与与会者的对话实录。真“相”——是我平时听课时的一些随想,“真‘言’”是现场评课,就课论课;“真‘相’”是课后谈课,由课而生发开去的一些联想。真“例”——是我的“课堂作品”,也就是体现我的好课观的课例,同时,把我自己的教学反思或他人点评也一并放了进去。

我把这个“真”念头短信告知了凤凰颐合文化公司的李菁老师,还有“金砖五国”(五位志同道合的语文人)以及“语文对话教学”群的几位专家。他们陆续传来了“个人意见”:好课,就要求真务实;真相,就是求真务实!

感谢李老师,感谢金砖兄弟们,感谢对话语文群中的网友们和专家们,“求真务实”的语文路上有你,真好!

 

2013年4月9日 镇江

 

  评论这张
 
阅读(438)|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